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被引:7
作者
杨冬红
杨学祥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 环南极大陆海冰; 太平洋海温; 两年振荡; 潮汐; 11年和22年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澳大利亚气温资料和环南极海冰资料对比验证,我们发现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对面南极大陆海冰增加在时间上有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在2003年就提出,环南极海冰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德雷克海峡海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2006年澳大利亚夏季大雪验证了这一结论:气候和构造是地球系统中的两个相关因素,它们受天文周期控制.德雷克海峡海冰的减少加快了环南极西风漂流,减慢了南太平洋环流,使东澳大利亚暖流变弱,为南极冷空气袭击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创造了条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潮汐有1.1、2.06、2.2、10、11、22、31、56、62年变化周期,潮汐周期与太阳黑子周期的叠加效应为解释厄尔尼诺、气温、海温、海冰、地磁、地震的11年和22年周期变化提供了理论根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80 / 16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地磁场长期变化速率的30年周期 [J].
徐文耀 ;
HenriClaud Nataf ;
魏自刚 ;
杜爱民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5) :1329-1338
[2]   “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 [J].
杨学祥 ;
杨冬红 .
海洋预报, 2006, (03) :30-35
[3]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J].
杨学祥 ;
杨冬红 ;
安刚 ;
沈柏竹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S1) :137-140
[4]   南半球对流层气候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J].
曲维政 ;
陈璐 ;
黄菲 ;
张微 ;
朱小洁 ;
邓声贵 ;
杜凌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7) :794-803
[5]   厄尔尼诺的三个调控器 [J].
刘伟 ;
杨学祥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3) :456-458
[6]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J].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16-621
[7]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J].
杨学祥 .
自然杂志, 2004, (03) :151-155
[8]   深海温度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J].
曲维政 ;
邓声贵 ;
黄菲 ;
张鑫 ;
张微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285-292
[9]   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异常变化对南北半球中纬度气候的影响 [J].
曲维政 ;
邓声贵 ;
黄菲 ;
陈璐 ;
赵雪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398-404
[10]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J].
杨学祥 .
世界地质, 2003, (04) :3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