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32
作者
张云峰
李忠
王清晨
孔庆友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黑龙江大庆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奥陶系储集层; 鲁西隆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旋回与不整合面分析为基础, 应用薄片、铸体和阴极发光等室内分析技术, 对其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孔隙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分为两类: 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 前者包括白云石化、压溶、去石膏化、溶蚀和破裂等作用; 后者以重结晶、胶结、压实、硅化和充填作用为主。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次和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演化, 与马家沟组相比, 三山子组多经历了一次其沉积后的短期表生和随后的埋藏作用。三山子组白云岩、马家沟组东黄山段、土峪段和阁庄段粉细晶白云岩以及八陡段不整合面以下的溶蚀角砾岩段发育次生孔洞缝系统, 是较为有利的储集层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9+305 +305-30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2]  
山东省岩石地层.[M].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编著;张增奇;刘明渭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3]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0,
[4]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岩石学.[M].王英华等著;.地震出版社.1989,
[5]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碳酸盐陆棚边缘大气成岩透镜体的发育特征 [J].
王振宇 ;
李宇平 ;
陈景山 ;
刘胜 ;
曾伟 ;
杨海军 ;
谭秀成 .
地质科学, 2002, (S1) :152-160
[6]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 [J].
邬光辉 ;
李建军 ;
杨栓荣 ;
高辉 ;
彭轼 ;
曹淑玲 .
地质科学, 2002, (S1) :51-56
[7]   对怀远运动的再认识 [J].
宋奠南 .
山东地质, 2001, (01) :19-23+51
[8]   蓟县早寒武-新元古不整合界面处风化壳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J].
李任伟 ;
陈锦石 ;
陈志明 .
地质科学, 2000, (01) :55-59
[9]   华北地台东部下古生界白云岩的类型及储集性 [J].
金振奎 ;
冯增昭 .
沉积学报, 1993, (02)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