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社会化视角下我国老龄志愿互助养老的组织与管理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机构
[1]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7.02.031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2+126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互助养老模式:特质、价值与建构路径 [J].
杨静慧 .
中州学刊, 2016, (03) :73-78
[2]   “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 [J].
许加明 .
社会工作, 2015, (01) :74-80+126
[3]   城市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探析 [J].
许加明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2) :16-17+21
[4]   对社区养老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评析 [J].
张丽 ;
秦婷婷 .
知识经济, 2014, (02) :74+84-74
[5]   杭州市老年人再社会化调查研究 [J].
吴诗悦 ;
张明威 .
青春岁月, 2013, (24) :491-491
[6]  
退休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测量指标开发[D]. 王勇丽.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