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

被引:22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技术变革; 政策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思考 [J].
诸大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1) :69-74
[2]   循环经济理论与全面小康社会 [J].
诸大建 ;
周建亮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107-112
[3]  
循环经济与上海可持续发展[J]. 诸大建.上海环境科学. 1998(10)
[4]  
循环经济与上海可持续发展[J]. 诸大建.上海环境科学. 1998 (10)
[5]  
上海循环经济发展报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蒋应时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