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考察中、日、韩现代化进程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被引:2
作者
尹保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现代化; 内因-外因分析模式; 中国; 日本; 韩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0 [世界政治概况];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1407 ;
摘要
现代化不能够依靠一个国家内部现代性因素的积累来实现,局部的现代性因素只能在传统框架下进行生命周期的循环;现代化进程的性质是在世界范围内集聚与融合现代性因素。中国、日本与韩国自19世纪中期以后到2 0世纪中期表现了“被动性融合型”、“主动性融合型”与“强制融合型”三种不同的道路或现代化类型。它们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速度与效果取决于其集聚现代性因素的多少以及融合过程的顺利与否。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儒教与道教.[M].(德)韦伯(Weber;Max)著;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2]  
现代化新论.[M].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中国:传统与变革.[M].(美)费正清(Fairbank;JohnKing);(美)赖肖尔(Reischauer;Edwin)著;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4]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M].罗荣渠;牛大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中国的现代化.[M].(美)罗兹曼(Rozman;G.)主编;陶 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  
现代化的动力.[M].(美)布莱克著;景跃进;张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