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30
作者
毛艳霞
机构
[1] 中国河南省洛阳师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应激源;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大学生;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05.02.026
中图分类号
G444 [学生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群体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洛阳师范学院 3 3 1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大学生的应激源、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心理健康 (SCL— 90 )自评量表 ,对他们的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1大学生压力感受较重的两个应激源是学习与人际交往、社会发展及未来前途。 2大学生对各种应激源及采用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均有显著的正相关。 3应对方式是作为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结论 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 ,应对方式是应激源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J].
梁军林 ;
李东石 ;
刘珍妮 ;
全东明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3) :19-20
[2]   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典型相关分析 [J].
彭崇基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3) :25-25
[3]   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 [J].
韦有华 ;
汤盛钦 .
心理科学, 1998, (05) :441-444
[4]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J].
刘贤臣 ;
刘连启 ;
杨杰 ;
李传琦 ;
孙良民 ;
马登岱 .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4)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