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典型植被下降水入渗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23
作者
侯士彬 [1 ]
宋献方 [1 ]
于静洁 [1 ]
刘鑫 [1 ]
张广英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河北省保定市水土保持实验站
关键词
太行山区; 典型植被; 降水; 入渗; 土壤水; 稳定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研究以位于太行山区北部的河北易县崇陵流域为对象,对流域内三种典型植被(荒草、刺槐林、侧柏林)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水及流域内降水进行同步观测及取样,室内进行稳定同位素氘和氧-18含量测定,以18O为例对降水入渗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200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崇陵流域当地大气降水线(δD=6.2441δ8O-7.158,R2=0.7727,n=55),其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时间变化波动较大且缺少规律性,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含量同降水量呈二次相关关系,大于15mm的降水雨量效应较显著。土壤水中的稳定同位素较降水普遍富集,其中荒草地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值较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整体偏高,表现出较强的蒸发分馏作用。土壤水中的δ18O的时间变化波动较大,表层10cm土壤水1δ8O受降水中的δ18O直接影响,呈现一定的响应关系,深层次土壤水中δ18O变化则有一定滞后性。不同植被覆盖下δ18O的时间变化的活跃层深度不同,同其土壤特征和植被覆盖类型有关。δ18O的剖面垂向空间变化上有两种类型,随深度增加基本都呈富集的趋势。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和垂向空间分布,反映了一种降水入渗和蒸散发的平衡关系,其垂向空间变化很好地记录了降水从地表向下入渗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稳定性氢氧同位素在水分循环中的应用 [J].
石辉 ;
刘世荣 ;
赵晓广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163-166
[2]   祁连山主要植被下土壤水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J].
牛云 ;
张宏斌 ;
刘贤德 ;
张学龙 ;
葛双兰 .
山地学报, 2002, (06) :723-726
[3]   应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典型流域水循环机理的展望 [J].
宋献方 ;
夏军 ;
于静洁 ;
刘昌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27-537
[4]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M TSUJIMURA ;
孙维贞 .
土壤学报, 2002, (03) :289-295
[5]   论季风气候对我国雨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J].
卫克勤,林瑞芬 .
地球化学, 1994, (01) :33-41
[6]  
A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using environmental isotope in Huaisha River basin[J] . Xianfang Song,Xiangchao Liu,Jun Xia,Jingjie Yu,Changyuan Tang.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6 (12)
[7]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oil water: Quantifying evaporation and transpiration[J] . Jean C.C Hsieh,Oliver A Chadwick,Eugene F Kelly,Samuel M Savin.Geoderma . 1998 (1)
[8]  
A stable isotope study of soil water: evidence for mixing and preferential flow paths. Gazis C,Feng X. Geoderma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