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平台构建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景区为例

被引:2
作者
杨玉义 [1 ]
严力蛟 [1 ]
施美芬 [2 ]
魏步青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2]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 利益相关主体; 村委会;
D O I
10.13931/j.cnki.bjfuss.2009.03.030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和社区研究理论,对太湖源景区与白沙村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贫困地区社区参与平台的构建,并认为其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关键。村委会在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保障社区增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旅游企业等利益主体与居民沟通的桥梁。本文为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王颖.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 11
[3]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 [J].
龙茂兴 ;
张河清 .
旅游学刊, 2006, (09) :75-79
[4]   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 [J].
刘静艳 .
旅游学刊, 2006, (05) :17-21
[5]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J].
周年兴 ;
俞孔坚 ;
李迪华 .
经济地理, 2005, (05) :716-719
[6]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 [J].
刘雪梅 ;
保继刚 .
生态学杂志, 2005, (03) :348-353
[7]   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不详 .
规划师 , 2003, (07) :32-38
[8]   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 [J].
王云才 .
旅游学刊, 2002, (04) :45-50
[9]   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J].
张伟 ;
吴必虎 .
旅游学刊, 2002, (04) :63-68
[1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 [J].
黎洁 ;
赵西萍 .
旅游学刊, 2001, (04)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