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16
作者
林博 [1 ]
戴俊生 [1 ]
陆先亮 [2 ]
束青林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河流相; 储集层; 夹层; 随机建模; 分布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钻井、测井资料以及7口取心井的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建立了适合孤岛油田中一区Ng5段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了有资料的762口井共9种地质参数,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的关系,并按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了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模型分析显示,Ng5段夹层分布范围广,其形态、分布规律复杂,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为0.61 m,延伸距离为50~180 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1 km2。夹层分布密度为0.11~0.63,分布频率为0.52~1.24层/m,单夹层厚度分布为0.4~5.5 m,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研究还表明,在10-413,8-309,9-10和7-9等井区均有夹层连片分布,这些井区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J].
张吉 ;
张烈辉 ;
胡书勇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4) :1-3+75
[2]   标点过程随机模拟方法在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J].
胡向阳 ;
熊琦华 ;
吴胜和 ;
蔡毅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9-22+30
[3]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J].
胡向阳 ;
熊琦华 ;
吴胜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07-112+0
[4]   超稠油水平井区三维地质随机建模研究 [J].
徐守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57-59+63
[5]   储层地质统计随机模拟 [J].
张永贵 ;
李允 ;
陈明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116-119+122+13
[6]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识别隔夹层─—以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为例 [J].
林承焰 ;
侯连华 ;
董春梅 ;
张杰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3) :245-251
[7]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2) :43-47+115
[8]  
陆相油藏描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一伟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