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地震反射波场分离及应用研究

被引:24
作者
曹辉
唐金良
郭全仕
吴永栓
王世星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江苏 南京
[3]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反射波场; 波场分离; 共接收点道集; 多域多道滤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井间地震反射波场分离可以看成是VSP波场分离的一种延伸。与VSP不同,井间地震波场较为复杂,分离的难度较大。借鉴VSP波场分离技术与常规地面地震处理技术,系统论述了实际井间地震反射波场分离的过程:①建立井间地震反射波场分离的工作流程;②进行井间地震初至波(直达P波)的切除;③运用多域多道滤波技术分离出上、下行一次反射波;④运用VSP-CDP成像技术与初步叠加技术获得类似于地面地震资料的井间地震反射波初叠剖面。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运用多域多道滤波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井间地震波场的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22+11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井间地震资料中的横波信息 [J].
何惺华 .
石油物探 , 2003, (03) :374-378
[2]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J].
陈世军 ;
周建宇 ;
王延光 ;
孔庆丰 ;
何惺华 .
石油物探, 2003, (03) :369-373
[3]   VSP转换波成像技术及实例分析 [J].
张卫红 ;
徐亦鸣 ;
刘丽 .
石油物探, 2003, (01) :42-48
[4]   井间地震技术发展现状 [J].
曹辉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06) :6-10
[5]   关于开发地震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J].
许卫平 .
石油物探, 2002, (01) :11-14+30
[6]   罗家地区井间地震方法与效果 [J].
周建宇 ;
何惺华 ;
李安夏 ;
梁周军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06) :39-38+37
[7]  
井间地震成像:这种技术的全盛时期来到了吗?[J]. MartyC.Williams ,邵祝华.石油物探译丛. 1997(06)
[8]  
国外井间地震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合等编写, 1998
[9]  
石油物探新技术系列调研成果[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牛毓荃主编, 1996
[10]  
High resolution cross-well reflection imaging;Potential an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Lazrratos S K, Rector J W, Harris J M, et al. Geophysics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