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微粒闪长质包体是全球范围内Ⅰ型花岗岩的普遍特征,本文对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域内印支期以来的典型岩体及其荷载微粒闪长质包体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两种岩浆并存的地质、岩石学标志。根据岩石∈Nd_0和T_(DM),模式年龄的大小将花岗岩及其荷载闪长质包体划分为三种组合类型:①花岗岩T_(DM)明显大于或∈Nd_0明显小于荷栽微粒闪长质包体;②花岗岩T_(DM)明显小于或∈Nd_0明显大于微粒闪长质包体;③二者相近。指出三种组合类型分别受①古老地壳区(早元古-太古宙),②较新造山带(古生代以来),③较老地壳区(中、晚元古代)所制约。提出花岗岩及其荷载微粒闪长质包体是分别来自深部地壳不同成分层部分熔融的成因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