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若尔盖早泥盆世普通沟组的牙形刺

被引:11
作者
王成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早泥盆世; 牙形刺; 细齿; 底缘; 四川若尔盖; 图版; 登记号; 反口面; 晚志留世; 志留纪; 齿片; 泥盆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我国早泥盆世地层及志留、泥盆系的分界,已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国际上,关于志留、泥盆系的分界已作出决议,即以笔石Monograptvsvniformis三叶虫Warburgella rugolosa rugolosa和牙形刺Icrlodus woschmidti的同时出现作为泥盆纪的开始.在欧洲,早泥盆世牙形刺分为7个带,北美分为6个带,牙形刺早已成为洲际间泥盆纪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广西下泥盆统的那高岭组、郁江组、二塘组和四排组均已发现了牙形刺,并已确立了由Eognathodus sulcatus到Polygnathus serotinus的5个牙形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144 +1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