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育苗方式和栽培密度对水稻早熟品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
李金峰,冯昆,王瑞英,史凤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
李金峰,冯昆,王瑞英,史凤海
机构
: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
来源
:
现代化农业
|
1996年
/ 03期
关键词
:
水稻,育苗方式,栽培密度,产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1.02 [];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培育壮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钵育苗和盘育苗是新兴的水稻育苗方式.选择适当的育苗方式并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水稻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证明,对于水稻早熟品种,钵育秧苗移入本田后的茎数、于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均优于盘育苗,密植产量高于稀植。产量统计和方差分析表明,钵育密植是水稻早熟品种获得高产的最佳组合,也是实现水稻高产、经济高效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与增产途径——第三讲 增大产量库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J].
刘承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学院农学系
刘承柳
.
湖北农业科学,
1985,
(03)
:35
-38
[2]
水稻优化栽培.[M].王伯伦著;.农业出版社.1993,
[3]
北方农垦稻作.[M].王樟土;吴吉人主编;于学龄等编写;.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
1
→
共 3 条
[1]
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与增产途径——第三讲 增大产量库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J].
刘承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学院农学系
刘承柳
.
湖北农业科学,
1985,
(03)
:35
-38
[2]
水稻优化栽培.[M].王伯伦著;.农业出版社.1993,
[3]
北方农垦稻作.[M].王樟土;吴吉人主编;于学龄等编写;.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