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100
作者
楼法生
沈渭洲
王德滋
舒良树
吴富江
张芳荣
于津海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花岗岩穹隆; 伸展构造; 武功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锆石U-Pb法对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中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开展精细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山庄、张佳坊和武功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0.5±1.5 Ma、427.9±1.2 Ma和428.0±1.0-462.3±2.3 Ma,属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而雅山、温汤和明月山等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61.0±1.0 Ma、143.8±1.6 Ma和126.3±6.4.Ma,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因此认为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中花岗岩分属早古生代晚期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从一个侧面说明华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一岩浆作用事件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事件,为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结合前人在武功山地区花岗质片麻岩中白云母40Ar/39Ar法定年(225-233 Ma)资料,说明本区韧性变形形成于晚i叠世,可能意味着武功山伸展构造的启动时间,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浆的形成及向上运移,使周围的岩石软化乃至部分熔融,使得围岩环境更有利于伸展构造发展,并在早白垩世最终形成武功山花岗岩穹隆伸展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636 / 6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 [J].
张国伟 ;
程顺有 ;
郭安林 ;
董云鹏 ;
赖绍聪 ;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2004, (Z2) :846-853
[2]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305-314
[3]   粤北笋洞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凌洪飞 ;
沈渭洲 ;
邓平 ;
蒋少涌 ;
高剑峰 ;
叶海敏 ;
濮巍 ;
谭正中 .
岩石学报, 2004, (03) :413-424
[4]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周新民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4) :556-565
[5]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J].
王德滋 ;
沈渭洲 .
地学前缘, 2003, (03) :209-220
[6]   江西武功山穹隆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楼法生 ;
舒良树 ;
于津海 ;
王德滋 .
地质论评, 2002, (01) :80-88
[7]   变质岩中锆石U-Pb计时问题评述——兼论大别造山带锆石定年 [J].
陈道公 ;
李彬贤 ;
夏群科 ;
吴元保 ;
程昊 .
岩石学报, 2001, (01) :129-138
[8]   江西武功山中生代变质核杂岩的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J].
舒良树 ;
王德滋 ;
沈渭洲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06-311
[9]   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例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41-250
[10]   我国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王德滋 ;
周金城 .
岩石学报, 1999, (02)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