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

被引:29
作者
华民
机构
[1]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模式; 意义; 挑战; 产权; 种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135.1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这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长期停滞后重新实现经济增长,证明了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有利于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因而有着多方面的世界意义。由于制度环境和初始条件不同,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也不同,这表现在市场化路径、开放模式和增长道路的差异。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挑战。两国共同的问题是坚持通过创造财富来消灭贫困而不要搞平均主义。中国还需要深化以农民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私人财产所有权为重点的产权改革,印度则需要改革其限制社会流动、压抑经济活力和削弱人力资本投资的种姓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 [J].
宋文兵 .
经济研究, 1999, (05) :41-50
[2]  
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M].世界银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M].世界银行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组织翻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译;.人民出版社.2004,
[5]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M].(德)迪特·森格哈斯(DieterSenghaas)著;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6]  
世界经济千年史.[M].(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M].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研究室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