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之一 ,是滨太平洋地区构造 -岩浆及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兰峪背斜的北翼及其核部形成了一条近NE向的金矿带。按其寄主岩特征主要分为 3种类型 ,从深层至浅层分别是 :( 1 )产于基底──太古宙变质岩中的金厂峪式金矿 ;( 2 )产于中生代花岗岩中及其接触带中的峪耳崖式金矿 ;( 3)产于盖层──元古宙长城系和蓟县系灰岩中的冷口式 (或万庄式 )金矿。这 3种金矿的寄主岩石虽然不同 ,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金矿均形成于中生代 ,空间上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 ,矿化特征非常相似。硫同位素和铅同位素成分显示 ,金来源于地幔和下地壳 ,与中生代的岩浆作用有关。金矿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布受断裂带的控制 ,此外 ,万庄金矿还受喀斯特古溶洞的控制。氢氧同位素资料表明 ,该地区的成矿流体来源于大气水和岩浆水。该地区的金矿被认为是壳幔物质交换的产物 ,并且是多阶段金矿化的结果。最后 ,建立了冀东地区的金矿成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