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实质之争:税法视域的检讨

被引:32
作者
汤洁茵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形式主义; 实质课税; 税收构成要件; 税法解释; 事实判定;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8.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2.22 [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实质课税原则引发的税法形式与实质之争包括三个层面,即抽象税收构成要件基于经济价值还是法律形式予以确立、税法应当作形式抑或实质解释以及经济活动的私法形式还是经济实质将作为税收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的事实基础。实质的探求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案的正义,但脱离形式束缚的实质正义必定是随机和偶然的,不符合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形式主义在税法上依然有其独有的价值,是确保税法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价值实现的逻辑前提,也是确保税法权威的必然要求。立法者在确立抽象税收构成要件时,尽管把握用以评价税收负担能力的经济活动的事实核心可以与私法有所不同,但确立"事实要件"仍应当最大限度地承接私法形式,以确保"法统一秩序"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6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纳税人诚信推定权的解析、溯源与构建——兼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J].
朱大旗 ;
李帅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8 (06) :119-126
[2]   中国税务行政诉讼实证研究 [J].
崔威 .
清华法学, 2015, 9 (03) :135-155
[3]   绳结与利剑:实质课税原则的事实解释功能论 [J].
闫海 .
法学家, 2013, (03) :14-23+175
[5]   论形式移转不课税原则 [J].
刘继虎 .
法学家, 2008, (02) :77-83
[6]   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 [J].
王利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 (05) :60-68
[7]  
私法的社会任务.[M].奥托·基尔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8]  
税法各论.[M].陈清秀.法律出版社.2016,
[9]  
合法性.[M].夏皮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10]  
实质课税原则的法理分析与立法研究.[M].贺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