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体内几种酶及水稻受褐飞虱为害程度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刘井兰
吴进才
袁树忠
徐建祥
姜永厚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关键词
褐飞虱; 除草剂; 代谢酶; 保护酶; 水稻; 抗虫性;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1.04.013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褐飞虱 5龄若虫在不同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的水稻上短期取食 (取食 1h)和长期取食 (3龄若虫取食至 5龄 ,约 7d) ,然后测定其体内代谢酶、保护酶的变化。褐飞虱取食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后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论是短期取食还是长期取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未施用除草剂 )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 ;稻乐思、苯达松低剂量、丁草胺高剂量处理短期取食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 ,所有处理长期取食明显高于对照 ;过氧化物酶活性除了稻乐思 30 0 m L/ hm2和苯达松 15 0 0 m L/ hm2处理短期取食低于对照外 (但没有达显著差异 ) ,也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褐飞虱在除草剂处理的水稻上蜜露排泄量显著增加 ,水稻受害程度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加重。除草剂处理后的水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而蔗糖含量下降 ,由此表明除草剂施用后对水稻和褐飞虱具有双向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昆虫生理生化实验.[M].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
[2]  
作物生理研究法.[M].张宪政主编;.农业出版社.1992,
[3]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薛应龙 主编;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植物次生物质对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J].
董向丽 ;
高希武 ;
郑炳宗 .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01) :72-78
[5]   棉铃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杀虫药剂和植物次生性物质的诱导与GSTs对杀虫药剂的代谢 [J].
高希武 ;
董向丽 ;
郑炳宗 ;
陈青 .
昆虫学报, 1997, (02) :122-127
[6]   几种昆虫体内保护酶系统活力的研究 [J].
李周直,沈惠娟,蒋巧很,嵇保中 .
昆虫学报, 1994, (04) :399-403
[7]   需光型除草剂对植物SOD活力的影响 [J].
刘支前 ;
杨艳华 ;
申继忠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2) :157-159
[8]   阿特拉津和敌敌畏对棉铃虫和家蝇羧酸酯酶以及GSH-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 [J].
高希武 ;
梁同庭 .
昆虫学报, 1993, (02) :167-171
[9]   褐稻虱与水稻的氮素营养关系 [J].
张增全 ;
顾金炎 ;
周爱农 .
上海农业学报, 1992, (03) :51-56
[10]   寄主植物对棉蚜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J].
高希武 .
昆虫学报, 1992, (03) :2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