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59
作者
吴应科
莫源富
邹胜章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溶湿地; 自然保护区; 抢救性保护; 相思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休闲旅游和科学研究等独特功能。会仙岩溶湿地面积达120km2,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桂林之肾,但目前已严重退化,仅及原湿地面积的20%,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为此,建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这对于桂林市的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设桂林国际山水旅游名城的战略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口滨海湿地氮、磷循环及污染净化初步研究.[D].丁峰元.上海师范大学.2003, 03
[2]   论湿地功能及其保护 [J].
钱芳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09) :54-59
[3]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王宪礼 ;
李秀珍 .
生态学杂志, 1997, (01) :59-63+78
[4]  
地球之肾——湿地.[M].赵魁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