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杂合性与玉米F1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4
作者
程昕昕
耿广汉
刘正
机构
[1] 安徽科技学院
关键词
玉米; 过氧化物; 同工酶;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探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在产量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作用,在利用玉米F1代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选用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6个高产组合,分析了玉米F1代杂交种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产量杂种优势与亲本数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产量性状与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杂合性越高产量杂种优势越强;利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可以作为预测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的一个参考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及分析 [J].
刘新成 ;
李新花 ;
王昊 ;
邢华 .
河南科学, 1999, (S1) :46-48
[2]   玉米过氧化物同工酶与杂种优势间的关系 [J].
马云彤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1999, (04) :11-15
[3]   不同育种年代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J].
张泽民 ;
李雪英 ;
高书颖 ;
孙立民 ;
王长英 ;
田兰荣 .
华北农学报, 1997, (04) :63-68
[4]   玉米株型对遗传增益的影响 [J].
张泽民 ;
贾长柱 .
遗传, 1997, (02) :35-38
[5]   玉米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与杂种产量的关系 [J].
戴景瑞 ;
罗美中 ;
韩雅姗 .
作物学报, 1989, (03) :193-201
[6]   玉米杂种优势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的研究 [J].
韩锦峰 ;
林学梧 ;
刘卫群 ;
吕先胜 .
河南农学院学报, 1984, (02) :1-7
[7]   植物同工酶及其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J].
李继耕 .
作物学报, 1980, (04) :245-252
[8]  
玉米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1991
[9]  
电泳[M]. 科学出版社 , 何忠效,张树政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