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

被引:114
作者
冯建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主体道德教育; 生活; 隔离; 联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0 [德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社会受科学世界的宰制和技术理性的支配 ,使道德教育失去了生活的底蕴。主体道德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 ,从而与生活具有了内在的联系。主体道德教育的生活特性 ,使它必须保持可能生活与日常生活间的必要张力 ,以日常生活为根 ,不断地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论可能生活.[M].赵汀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2] 道德教育论丛.[M].朱小蔓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3] 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4]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日]大河内一男等 著;曲程;迟凤年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 [5] 杜威教育论著选.[M].[美]杜威(Dewey;J·) 著;赵祥麟;王承绪 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 [6]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
    衣俊卿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 115 -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