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流域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8
作者
董蓓蓓 [1 ,2 ]
马淑花 [3 ]
曹宏斌 [1 ,3 ]
张懿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排污系数法; 污染负荷;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17.069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基于已有研究结果和实际调查资料,采用排污系数法,对乌梁素海流域COD、TN、TP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乌梁素海流域COD、TN、TP污染负荷总量分别达39.3、6.95、0.91万t/a,其中畜牧养殖业和农田面源是主要的贡献源,其污染负荷分别占COD负荷总量的23.5%和31.1%、TN负荷总量的40.3%和25.2%、TP负荷总量的61.1%和13.5%。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是降低农牧业污染排放,而处于转型期流域的工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并针对这3类污染源提出防治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402 / 10405+10408 +104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排污系数研究 [J].
严婷婷 ;
王红华 ;
孙治旭 ;
吴德喜 ;
宁旭明 .
环境科学导刊, 2010, 29 (04) :46-48
[2]   浙北地区平原河网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以德清县武康镇新琪村为例 [J].
袁晓燕 ;
余志敏 ;
施卫明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3) :193-198
[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对策Ⅰ.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成因 [J].
任军 ;
边秀芝 ;
郭金瑞 ;
闫孝贡 ;
刘钊剑 ;
朱孝玉 ;
郑中和 ;
杨世清 .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35 (02) :48-52
[4]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彭绪亚 ;
张鹏 ;
贾传兴 ;
刘斌 ;
魏星 ;
袁荣焕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4) :758-763
[5]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现状评价——以大苏河地区为例 [J].
孟凡祥 ;
赵倩 ;
马建 ;
陈欣 ;
史奕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S1) (S1) :145-150
[6]   苏州市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对策 [J].
张导 ;
张琰 ;
宋学宏 ;
朱江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 26 (06) :71-75
[7]   大沽河流域农田径流污染研究 [J].
刘占良 ;
赫旭 ;
安文超 ;
孙磊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6) :1305-1310
[8]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 [J].
王晓燕 ;
张雅帆 ;
欧洋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4) :37-41
[9]   水源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染排放特征研究 [J].
冯庆 ;
王晓燕 ;
王连荣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4) :11681-11685
[10]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J].
魏国孝 ;
孙继成 ;
朱锋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8)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