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前列腺癌发病与家族史和婚育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5
作者
梁彩花 [1 ]
柳青 [2 ]
周芳坚 [2 ]
高新 [3 ]
陈凌武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2]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家族史; 婚育史; 病例对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25 [前列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是欧美发达国家老年男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逐年上升。国内前列腺癌的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上海、武汉和北京等地区,而来自广东地区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广东地区前列腺癌与家族史和婚育史的病因学关联。方法:在中山大学4所附属医院开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组(±5岁)、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调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数据。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资料186份,其中前列腺癌患者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62例和其他疾病对照62例。以前列腺增生为对照,遗精年龄小于15岁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18岁以上者的6.37倍(95%CI=0.63~63.95);与30岁以上首次进行性生活者相比,首次性生活年龄小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高,20~24岁组OR=2.25(95%CI=0.75~6.71),25~29岁组OR=2.34(95%CI=0.89~6.13);60岁以后失去性生活者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60~69岁OR=0.51(95%CI=0.20~1.27),70岁及以上组OR=0.31(95%CI=0.08~1.24)。以其它疾病为对照,有一个一级亲属患恶性肿瘤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的2.25倍(95%CI=0.69~7.31);首次性生活年龄小于20岁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30岁及以上者的5.07倍(95%CI=0.50~51.46);而60岁以后失去性生活者是前列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60~69岁组OR=0.55(95%CI=0.24~1.26),70岁及以上组OR=0.41(0.11~1.47)。结论:首次遗精年龄和首次性生活年龄较早均为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前列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 [J].
唐国民 .
四川医学, 2004, (04) :488-490
[2]   性行为、婚姻状况及心理状态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J].
庞维秋 ;
安宁 ;
刘言训 ;
何维敬 .
中国卫生统计, 2000, (06) :34-35
[3]   性行为、癌前疾病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J].
王润田,顾方六,王涛,冷泰俊,汪启明,黄翼然,魏强,欧阳骏,甘为民,肖正文,高居忠,庞自力,张文标,朱江,赵长林,张元芳,刘雨,张力青,宋涛,高江平,王玉杰,段国兰,陈曾德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6, (08) :48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