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鄂西长兴期海绵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被引:5
作者
陈成生
张继庆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樵; 碳酸盐岩; 同生断裂; 海平面升降; 晚二叠世; 川东鄂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二叠世长兴期川东、鄂西碳酸盐岩台地的海绵礁主要有三种类型:台缘镶边骨架礁、台内线状或点状骨架礁和台内点状障积礁。第一成礁带发育在台地的东缘,第二成礁带位于断陷型淹没台地与开阔台地的交界带,第三成礁带发育在台地西部的缓坡上。礁体的形成、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97 +97-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礁地质学及礁的含油气性.[M].[苏]库兹涅夫(В·Г·Кузнецов) 著;李健温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2]   四川上二叠统老龙洞生物礁及其成岩作用 [J].
强子同 ;
郭一华 ;
张帆 ;
严传太 ;
郑家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1) :82-90+125
[3]   鄂西二叠系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附视频 [J].
范嘉松 ;
张维 ;
马行 ;
张荫本 ;
刘怀波 .
地质科学, 1982, (03) :274-28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