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投资异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对中国“中等收入陷阱”动因的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被引:7
作者
战明华 [1 ]
王晓君 [1 ]
史晋川 [2 ]
机构
[1]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投资异质性; 多重均衡; 中等收入陷阱;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3.005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文章认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可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多重均衡现象,①因而可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置于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内加以考察。在将部门间投资的异质性引入Ramsey-Cass-Koopmans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后,文章首先从理论上给出了"个私投资"比例变化影响经济稳定均衡点,且更高的"个私投资"比例将导致经济处于更高稳定均衡点的命题。然后,文章在考虑理论模型证明与计量模型衔接,以及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一般VAR和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在已有研究结论与传统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之间做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嫁接",从而使得这些研究结论具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1+84 +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J].
刘伟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01) :4-11
[2]   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 [J].
龚六堂 ;
谢丹阳 .
经济研究, 2004, (01) :45-53
[3]  
Multiple equilibrium under CES preferences[J] . John S. Chipman.Economic Theory . 2010 (1)
[4]   INVESTOR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QUITY MARKETS [J].
FRENCH, KR ;
POTERBA, J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 81 (02) :222-226
[5]   THE DYNAMIC EFFECTS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DISTURBANCES [J].
BLANCHARD, OJ ;
QUAH, D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79 (04) :655-673
[6]  
Stocha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fe Cycle-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Theory and Evidence[J] . Robert E. Hal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8 (6)
[7]  
Building data mining applications for CRM .2 Alex Berson,Stephen Smith,Kert Thearling.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