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量

被引:58
作者
王启基
周兴民
张堰青
赵新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3] 西宁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金露梅; 结构特征;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金露梅灌丛(Potentilla fruticosa Shrub)值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由45种植物组成,隶属16科36属。其中有灌木3种,半灌木1种,草本值物41种,金露梅为建群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62.22%),其次为地下芽植物(28.89%),高位芽和地上芽植物仅占8.89%;不同植物类群生物量高峰期各不相同,各类群生长速率具明显的差异,其高峰期在营养生长期较高,生殖生长期较低;地上净生产量为266.72克/米2年,所固定的太阳能为4834.23千焦耳/米2年。光能利用率为0.0798%。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89,
[2]   天然垂穗披碱草种群生长节律及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J].
王启基 ;
张松林 .
中国草地, 1990, (01) :18-25
[3]   广西常绿阔叶林的聚类分析 [J].
宋永昌 ;
周玉丽 ;
王献溥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5, (0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