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准噶尔扎曼苏—鲍尔羌吉韧性变形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2
作者
冯新昌
李文铅
李嵩龄
机构
[1]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东准噶尔; 扎曼苏—鲍尔羌吉; 韧性变形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准噶尔造山带 1∶ 2 5万区域填图方法研究中 ,在红柳峡南扎曼苏—鲍尔羌吉一带新发现一套韧性变形岩类地层 ,东西长约 70 km,南北宽 4~ 10 km。韧性变形带由上元古界道草沟岩群、扎曼苏岩群、上元古界石英闪长质糜棱杂岩、震旦纪鲍尔羌吉超单元及阿克喀巴克超单元组成。岩石由于经受区域动力变质 ,形成强烈塑性变形和塑性流动的线性狭长构造带 ,产生不同程度的碎裂岩 ,糜棱岩及千糜岩等岩石。韧性变形带中常见 S- C组构、旋转碎斑、石香肠、多米诺骨牌 ,拉伸线理、鞘褶皱、面褶、膝折等构造形态。根据有限应变测量资料和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该变形带以压扁型为主 ,且具由南向北的右旋推覆剪切特征 ,在变形过程中至少向北位移了 2 6 km。根据石英动态重结晶测得古应力值为 75.6 7MPa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heory and applicability of a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paleopiezometer.[J].Robert J. Twis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1977, 1
[2]  
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M].何国琦等著;.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4,
[3]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及韧性剪切带.[M].郑亚东;常志忠 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