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被引:42
作者
林正良 [1 ,2 ]
王华 [1 ,2 ]
李红敬 [1 ]
姜华 [1 ]
方欣欣 [1 ]
赵淑娥 [1 ]
陈思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分频解释; 地层切片; 导向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沉积学可以定义为: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以精细沉积学模式为指导,通过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在地球物理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可以自动追踪所有的等时沉积界面、基于导向体的地层切片生成方法及频谱分解中的时频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地震沉积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应用地震沉积学进行沉积、构造和储层的一体化研究,进行有利区带和储层预测的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震沉积学概念、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J].
王正和 ;
蒋能春 ;
吕其彪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25-27
[2]   实用地震沉积学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J].
刘保国 ;
刘力辉 .
石油物探, 2008, (03) :266-271+18
[3]   地震沉积学——地震解释的新思路及沉积研究的新工具 [J].
魏嘉 ;
朱文斌 ;
朱海龙 ;
徐雷鸣 ;
陈伟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 (02) :95-101+87
[4]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J].
董艳蕾 ;
朱筱敏 ;
曾洪流 ;
边树涛 ;
刘长利 ;
孙海涛 .
沉积学报, 2008, (02) :234-240
[5]   油气精细勘探的主要方法体系——地震沉积学研究 [J].
陆永潮 ;
杜学斌 ;
陈平 ;
向奎 ;
李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1) :1-5
[6]   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及其在大港滩海地区的应用 [J].
林承焰 ;
张宪国 ;
王友净 ;
王贺林 ;
梁冬梅 .
地学前缘, 2008, (01) :140-145
[7]   地震沉积学探讨 [J].
林承焰 ;
张宪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1140-1144
[8]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J].
董春梅 ;
张宪国 ;
林承焰 .
沉积学报, 2006, (05) :698-704
[9]   利用地震几何属性和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地震相的自动识别 [J].
穆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3) :109-112
[10]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 [J].
黄锋 ;
李志荣 ;
廖玲 ;
王玉雪 ;
陈燕辉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3, (03) :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