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皮肤温度和血流振荡的相关性研究——一种可用于经络穴位研究的新技术

被引:8
作者
不详 [1 ]
不详 [1 ]
不详 [1 ]
张文彭 [2 ]
张寅 [3 ]
陈玥舟 [2 ]
机构
[1] 俄罗斯国立皮尔姆州立大学物理系
[2]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正>研究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经络、穴位的客观检测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经穴的低阻抗特性,针刺时的肌电、局部血流图、红外热象轨迹、同位素示踪等循经变化特点,经穴部位神经与血管分布特征等研究,使人们对经络、穴位的认识不断深入。近40年来,从温度计测温、液晶显像、红外热像技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先后用于经络、穴位温度的测量观察。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状态下与
引用
收藏
页码:867 / 87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Andriy Bandrivskyy,Alan Bernjak,Peter McClintock,Aneta Stefanovska.Wavelet Phase Coherence Analysis: Application to Skin Temperature and Blood Flow[J].Cardiovascular engineering,2004
  • [2]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laser Doppler perfusion signal in human skin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Kvernmo, HD
    Stefanovska, A
    Bracic, M
    Kirkeboen, KA
    Kvernebo, K
    [J]. MICROVASCULAR RESEARCH, 1998, 56 (03) : 173 -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