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微腔红光发射器件

被引:8
作者
马凤英
张春玉
刘星元
刘云
秦丽
初国强
任新光
王立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长春,长春,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长春,长春,长春,长春,长春,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红光发射; 微腔; 掺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383 [发光器件];
学科分类号
0803 ;
摘要
通过将微腔引入有机掺杂红光OLED器件 ,获得了半宽 (FWHM)仅为 2 7nm的纯红光发射 ,器件色度为 (0 .6 497,0 .3488) 另外通过改变基质材料 ,制作了不同的掺杂器件 ,发现除了器件的发光颜色有了很大变化外 ,器件的性能也有很大不同 ,采用宽能隙材料作为基质的器件无论在J V特性还是在器件效率上均不如窄能隙材料器件 ,说明在选基质材料时 ,除了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外 ,材料的能隙也是决定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835 / 8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R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an emitting assist dopant. Hamada Y,Kanno H. Sanyo Technical Review . 2002
[2]  
R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an emitting assist dopant. Hamada Y,Kanno H,Tsujioka T,et al.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1999
[3]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s. Tang C W,VanSlyke S A.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1987
[4]  
High-efficiency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 narrow recombination zone confined by an organic double heterostructure. Xie Z Y,Hung L S,Lee S 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2001
[5]  
Pure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 host material of binuclear gallium complex. Juan Qiao,Yong Qiu,Liduo Wang,et al.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2002
[6]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conjugated polymers. Burroughes J H,Bradley D D C,Brown A R,et al. Nature . 1990
[7]  
White light emission from a polymer blend light emitting diode. Granstr m M,Ingan s O.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