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机组热能深度梯级利用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徐则林
姜燕妮
徐磊
郝亚珍
机构
[1]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热电联产; 梯级利用; 低位能; 节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1 [火力发电、热力发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与热网加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热电联产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加热供热技术,即通过改变传统的热电联产热网加热方式,由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低位能替代中压缸排汽的高位能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热能转换的梯级利用。以某典型200 MW级湿冷机组抽凝式供热为例,分析了低位能供暖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低位能改造后,机组在供热初末期、维持全厂发电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燃煤量减少5.45 t/h,供热负荷增加208.7 GJ/h。供热热源蒸汽代价焓减少150.68 kJ/kg,效率提高23.73%,折合单机供电煤耗下降84.26 g/kW·h。严寒期维持全厂单位h燃煤量不变,电负荷增加12.62 MW,热负荷增加306.1 GJ/h,供热热源蒸汽代价焓减少98.5 kJ/kg,效率提高14.3%,发电煤耗相对下降79.0 g/kW·h。运行表明该低位能改造技术,系统稳定可靠、经济效益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及改进 [J].
李沛峰 ;
杨勇平 ;
陈玉勇 ;
戈志华 ;
杨志平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 34 (08) :1411-1415
[2]   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J].
张学镭 ;
陈海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08) :1-8+15
[3]   供热系统串联布置方式的应用 [J].
林振娴 ;
杨勇平 ;
何坚忍 ;
赵志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35) :13-17
[4]   我国热电联产产业的发展趋势 [J].
高慧云 ;
肖宁 .
发电设备, 2010, 24 (06) :467-469
[5]   热电联产系统中最佳冷源热网加热器的选择方法 [J].
杨勇平 ;
林振娴 ;
何坚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6) :1-6
[6]   热网加热器在热电联产系统中的全工况分析 [J].
林振娴 ;
杨勇平 ;
何坚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3) :14-18
[7]   能量梯级利用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 [J].
戈志华 ;
胡学伟 ;
杨志平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1) :66-68
[8]   节能减排与火电新技术 [J].
程钧培 .
动力工程, 2009, 29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