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及ILLLI对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朱菁
聂凡
袁霞雯
张美珏
周琳
包晓青
张慧国
施虹敏
秦梅香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
关键词
激光血管内照射; 银屑病 外周血IL-8、TNF-α和VEGF;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58.63 [牛皮癣(银屑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6 ;
摘要
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 IL- 8、TNF- α和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及 ILL LI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4 7例银屑病患者分 5组 ,每次 ILL LI照射时间 1h,每天 1次 ,10为一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 IL- 8、TNF- α和 VEGF的变化 ,并与正常人作对比。结果 :银屑病各组血清 IL- 8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后 ,A组、B组及 C组 IL- 8浓度有显著下降 ,接近正常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其中以 A组下降最为显著 ,而 D组、E组 IL- 8浓度治疗前后虽无显著性差异 ,但呈现下降趋势 ;银屑病各组血清 TNF- α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后 ,除 E组 TNF- α浓度无明显变化外 ,A、C、D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 ,B组治疗后虽无显著性差异 ,但也呈现上升趋势 ;银屑病各组血清 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后 ,各组 VEGF浓度未见有显著变化。结论 :ILLL I导致 IL- 8下降可能与免疫抑制功能有关 ,抑制了在银屑病发病环节中起关键作用(能大量分泌 IL- 8)的 CD4 + T细胞活性。IL LLI治疗可能诱导银屑病患者体内 TNF- α的产生 ,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患者 VEGF增高可能与 IL- 8增高有关 ,ILLL I治疗后未见明显的变化 ,可能 VEGF并非 IL LL I的作用靶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J].
张岩 ;
郑淑云 ;
商刚 .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7, (02) :55-56
[2]   银屑病及其它炎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水平的观察 [J].
钱起丰 .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6, (02) :43-44
[3]   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 [J].
胡永仙 ;
程秀生 ;
马丽俐 ;
孙永良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3, (04) :246-248
[4]   肿瘤坏死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J].
胡永仙 ;
马丽俐 ;
程秀生 ;
孙永良 .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