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妇女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承——30年回眸、反思与展望

被引:4
作者
杜芳琴 [1 ]
王珺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
[2]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妇女学; 历程与特点; 反思与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妇女学是特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以社会性别为首要分析框架,进行知识与机制的批判与重建、生产与传承的研究、教学活动。但兴起于1980年代的中国妇女学,却并不只是单一的在教育机构中进行研究和教学的知识生产与传承活动,而是独具本土特色的关于妇女与性别知识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国妇女学由于缺乏女权运动的社会基础和知识批判的学术背景,因而从起步、发展到理论概念的形成及运作都颇具特点。但中国妇女学又与国际妇女运动、女性主义思想、学术声气相通,本土妇女学学者在密切的国际交流、对话、合作中进行着本土妇女学的探索。30年中,既有研究者在概念、内涵甚至理论路数方面的差别,也有进入21世纪以来妇女在主流化过程中因目标策略不同而形成的多元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李小江教授访谈录 [J].
刘宁 ;
刘晓丽 .
晋阳学刊, 2007, (06) :3-14
[3]   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 [J].
李小江 .
浙江学刊, 2000, (01) :59-65
[4]  
社会性别[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杜芳琴,王政主编, 2004
[5]  
妇女学教学本土化[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王金玲, 2004
[6]  
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杜芳琴著, 2002
[7]  
文化、教育与性别[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李小江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