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理性人——华北土改期间各阶层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

被引:28
作者
李里峰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关键词
土地改革; 群众运动; 理性人; 阶级身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9.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根据地];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本文从微观互动论视角和"理性人"假设出发,探讨华北土改运动期间各阶层的形势判断和行为特征。在土改运动中,乡村社会成员被赋予不同的阶级身份,他们在此基础上对革命形势和自身处境加以判断,进而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其中,地主、富农选择余地较小,只能在极度不利的条件下艰难博弈,以规避更坏的结果;而贫、雇农在运动中居于优势地位,其行为方式体现出理性农民与道义农民之间的张力;中农则在安全与利益两种考量之间进行权衡,而前者常占据上风,成为其行为选择的基本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0+2 +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J]. 李里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2]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3]  
实践感[M]. 译林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 2003
[4]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PatrickBaert)著, 2002
[5]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2000
[6]  
社会的构成[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
[7]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1997
[8]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9]  
十里店[M]. 北京出版社[加]伊莎贝尔·柯鲁克等, 1982
[10]  
翻身[M]. 北京出版社[美]韩丁(W·Hinton),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