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八倍体小偃麦×普通小麦杂种F1植株低育原因的胚胎学研究
被引:2
作者
:
国凤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农学系
国凤利
孔令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农学系
孔令让
王洪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农学系
王洪刚
机构
:
[1]
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农学系
[2]
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农学系 泰安
[3]
泰安
[4]
泰安
来源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年
/ 05期
关键词
:
八倍体小偃麦;
普通小麦;
胚胎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从胚胎学的角度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F1植株的低育原因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91%的雌配子体发育正常,其中80%发生了正常的双受精作用。败育种子中的胚乳在不同发育时期发生了不同方式的败育。在胚乳败育的种子中胚的发育基本正常。所以,胚轧败育是导致F1植株低育的主要原因。通过胚培养的方法可以得到丰富的F2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97 +97-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J].
王洪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王洪刚
;
赵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赵吉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丽君
;
张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张娟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13
-20
[2]
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Ⅰ.杂种的胚胎发育
[J].
邱崇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生物系
邱崇力
.
作物学报,
1986,
(01)
:49
-56+73
[3]
胚乳发育对棉花种间杂种形成的关键作用
[J].
梁正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梁正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传渭
.
遗传学报,
1982,
(06)
:447
-454+507
[4]
作物胚胎学[M]. 农业出版社 , 赵世绪 编著, 1982
←
1
→
共 4 条
[1]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J].
王洪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王洪刚
;
赵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赵吉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丽君
;
张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张娟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13
-20
[2]
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Ⅰ.杂种的胚胎发育
[J].
邱崇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生物系
邱崇力
.
作物学报,
1986,
(01)
:49
-56+73
[3]
胚乳发育对棉花种间杂种形成的关键作用
[J].
梁正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梁正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传渭
.
遗传学报,
1982,
(06)
:447
-454+507
[4]
作物胚胎学[M]. 农业出版社 , 赵世绪 编著, 198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