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张兴榆
黄贤金
赵小风
陆汝成
赖力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植被碳储量; 环太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利用1980、1990和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并提取了环太湖地区1980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根据《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计算了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中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19801990年耕地、林地及草地分别净减少了223.26、1182.50和178.90 km2,其中耕地主要转出为林地与建设用地,转入来源为林地、草地及未利用地,草地主要转出为耕地、林地及建设用地,其他地类之间转化较小;19902005年耕地及林地净减少了5929.51、1381.94 km2,草地面积则增加了1270.47 km2,其中耕地、林地转出涉及所有地类,耕地转入来源则主要是水域、林地及未利用地,林地转入主要是耕地、草地等,草地转入则涉及所有地类。②IPCC方法计算19801990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植被碳储量净减少642171.27 Mg,19902005年植被碳储量净减少了683125.18 Mg。③通过对比发现,IPCC方法计算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在植被碳储量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但存在一定的数值误差,建议研究编制适合国情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引用
收藏
页码:1343 / 13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黄淮海平原耕地转移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姜群鸥
    邓祥征
    战金艳
    刘兴权
    [J]. 地理研究, 2008, (04) : 839 - 846+975
  • [2]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陈安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 804 - 812
  • [3] 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
    朱文泉
    潘耀忠
    张锦水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7, (03) : 413 - 424
  • [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影响
    高志强
    刘纪远
    曹明奎
    李克让
    陶波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0) : 946 - 957
  • [5]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J].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09) : 65 - 71+77
  • [6]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 1385 - 1390
  • [7]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模拟
    陶波
    李克让
    邵雪梅
    曹明奎
    [J]. 地理学报, 2003, (03) : 372 - 380
  • [8]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李克让
    王绍强
    曹明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 72 - 80
  • [9]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洪涝灾害响应
    高俊峰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 150 - 156
  • [10]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陶波
    葛全胜
    李克让
    邵雪梅
    [J]. 地理研究, 2001, (05) : 564 -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