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组织工程方法体外构建血管模型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熊猛
艾玉峰
王潘勇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西安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聚羟基乙酸; 血管; 旋转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18.08 [生物材料学];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1 ; 080502 ;
摘要
目的 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分离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培养、传代 ,纯化。采用交联胶原包埋处理聚羟基乙酸纤维无纺网 (PGA) ,将第 3~ 7代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上述材料上 ,通过特制的旋转装置 ,缓慢动态旋转培养 10天 ,使内皮细胞在管腔内表面附着生长 ,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 6 -酮 -前列腺素 - 1α放射免疫测试药盒测定管形材料中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量。结果 培养血管内皮细胞 VIII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染色呈阳性 ,内皮细胞在管腔内表面贴附良好 ,细胞之间融合成片 ,经 10天培养 ,形成较完整内膜层 ,覆盖率为 (91.2± 1.5 ) % ,前列环素生成率为 (4 .6± 0 .5 ) μg/ cm2 · min,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PGA+胶原支架适宜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通过缓慢动态旋转培养技术 ,明显提高了血管内皮细胞的覆盖率 ,为进一步构筑具有分层结构的组织工程化血管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可降解聚合物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J].
郑磊 ;
王前 ;
裴国献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0, (03) :175-180
[2]   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和最佳形成时间的实验研究 [J].
夏万尧 ;
曹谊林 ;
商庆新 ;
陈付国 ;
刘彦春 ;
王倬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9, (04) :53-57
[3]   转化人胚肌腱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杨志明 ;
解慧琪 ;
项舟 ;
李胜富 ;
魏启欧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9, (02) :40-45
[4]   骨胶原的制备及作为骨形成蛋白载体修复骨缺损的研究附视频 [J].
丁真奇 ;
康两期 ;
练克俭 ;
郭延杰 ;
郭林新 ;
张闽峰 ;
林福地 ;
杨立民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 (05) :290-293
[5]   冻干交联胶原膜的制备和特性分析——Ⅰ.物理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检测 [J].
李成章 ;
樊明文 .
口腔医学纵横, 1996, (03) :135-137+2
[6]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长期培养及形态学研究 [J].
董玉兰 ;
陈铁镇 ;
王铁吉 ;
王跃忠 ;
张亚佳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1, (02) :97-99
[7]   Transplantation of chondrocytes utilizing a polymer-cell construct to produce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in the shape of a human ear [J].
Cao, YL ;
Vacanti, JP ;
Paige, KT ;
Upton, J ;
Vacanti, CA .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997, 100 (02) :297-302
[8]  
血管活性物质与临床.[M].石湘芸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