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熵理论发展史及其在生物医学信号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2
作者:
刘澄玉
[1
]
赵莉娜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恒信检测技术开发中心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熵理论;
生物医学信号;
非线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18.04 [生物信息、生物控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1948年信息论之父C.E.Shannon提出"信息熵"的概念后,熵测度用于生理信号复杂度分析得到众多研究者的支持和青睐。其后在"信息熵"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Kolmogorov熵、近似熵、动态近似熵、样本熵、模式熵、多尺度熵、基本尺度熵、联合熵、模糊近似熵、模糊测度熵等多种熵测度算法,极大提升了生物医学信号分析水平。本文系统综述了熵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在生物医学信号分析中的作用,归纳出熵理论的4个历史阶段:起源、发展、繁荣和现状,并详细分析了每一阶段各种熵测度算法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