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54
作者
张林 [1 ,2 ]
张宝石 [1 ]
王霞 [2 ]
王振华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收获期; 含水量; 相关;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9.10.003
中图分类号
S513.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份熟期相近而收获期含水量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田间自然脱水速率、苞叶长等农艺性状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田间自然脱水速率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R=-0.4508),苞叶长、粒宽等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苞叶长、粒宽等性状对收获期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穗长、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对收获期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为选育低收获期含水量的玉米品种,应着重选育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快、苞叶长较果穗长略短、穗位稍低、轴细、籽粒偏窄及百粒重稍低的基因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收获期子粒含水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及育种策略 [J].
姜艳喜 ;
王振华 ;
金益 ;
张林 ;
鄂文弟 .
玉米科学, 2004, (01) :21-25
[2]   黑龙江省38个玉米自交系生理成熟期及子粒自然脱水速率的分析 [J].
王振华 ;
张忠臣 ;
常华章 ;
金益 ;
王立丰 .
玉米科学, 2001, (02) :53-55
[3]   黑龙江省“水玉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J].
史桂荣 .
作物杂志, 2001, (02) :1-3
[4]   解决玉米脱水,提质增产增收 [J].
沈明学 ;
段洪晓 ;
徐东风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 (01) :21-25
[5]   玉米子粒水分与品种性状相关性研究初报 [J].
李艳杰 ;
史纪明 ;
鞠成梅 ;
朱晶 .
玉米科学, 2000, (04) :37-38
[6]   黑龙江省发展低水分玉米生产的技术途径 [J].
南元涛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 (03) :41-42
[7]   试论降低玉米子粒含水量提高我省玉米商品粮质量 [J].
王殊华 ;
王云生 ;
张永林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7, (01) :15-17
[8]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