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59
作者
张海林
自登云
龚正达
机构
[1] 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登革热;流行病学;云南省;
D O I
10.13215/j.cnki.jbyfkztb.1999.03.021
中图分类号
R373.33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本文对以往云南省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和蚊媒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从采自河口市的29批雌性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中分离到登革4型病毒1株。从采自西双版纳地区(景洪、勐腊、勐海)的72批2726只雌性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登革病毒4株,其中4型3株,3型1株。批阳性率5.6%,现场感染比为1∶682。本省24个县、市人血清中登革CF抗体阳性率为10.91%(185/1696),15个县、市人血清中登革HI抗体阳性率为15.01%(299/1992)。抗体阳性率以西南边境热带地区的河口等地为高,中部和北部地区的阳性率较低或查不到登革抗体。经血清学试验证实,河口和西双版纳发热患者中存在有登革热病例。本省西南部动物血清中登革HI抗体阳性率:恒河猴为22.55%(46/204),猪为9.14%(18/197),棕果蝙蝠为3.92%(2/51),猎狗为15.45%(51/330),鸟类为5.51%(14/254)。4型是当地人和动物中登革热主要抗体,与病毒分离结果相符。白纹伊蚊在云南主要分布于西南部边境热带地区,为优势蚊种。该蚊白天活动,并有多次吸血的特性。分析认为,云南存在登革热病毒的自然循环,并发生过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云南白纹伊蚊感染、传播登革和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J].
张海林 ;
米竹青 ;
张云智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7, (01) :50-53
[2]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经卵传递登革病毒的研究 [J].
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 .
中国病毒学, 1996, (03) :230-236
[3]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 [J].
张云智,张海林,米竹青 .
地方病通报, 1994, (02) :37-38
[4]   云南省沧源县猎狗血清虫媒病毒抗体调查 [J].
杨兰平 ;
张天寿 ;
袁晓平 ;
张丽云 ;
李忠 ;
赵文正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2, (06) :36-37
[5]   从捕自云南省河口县的白纹伊蚊分离得4型登革病毒 [J].
李雪东 ;
罗惠容 ;
刘丽华 ;
于孝礼 ;
俞永新 ;
耿际泉 ;
杨汝才 ;
严序川 ;
陈儒强 .
病毒学杂志, 1987, (01) :76-77
[6]   云南省登革热血清学调查 [J].
张海林 ;
张仁明 ;
施华芳 ;
张嘉玉 ;
米竹青 .
云南医药, 1984, (05) :310-312
[7]   西双版纳地区登革热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研究 [J].
自登云 ;
张海林 ;
施华芳 ;
米竹青 ;
张家玉 ;
龚正达 ;
罗惠蓉 ;
刘丽华 ;
刘文雪 ;
李雪东 ;
俞永新 ;
杜鸿铨 ;
孔广成 ;
丁保昌 ;
王润泉 .
云南医药, 1984, (04) :232-2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