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

被引:84
作者
胡艳
机构
[1]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跨文化敏感度; 实证研究; 差异认同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研究对山西大学175名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5因素中差异认同感水平最高,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和交际信心水平依次排后,交际参与度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因素。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跨文化敏感度多个因素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之间完全线性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两变量间呈强相关关系。此外,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总体上呈现多样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研究 [J].
蒋莉 .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 (05) :106-109
[2]   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测评 [J].
周杏英 .
山东外语教学, 2007, (05) :62-66
[3]   英语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多层面间相关系数对比 [J].
彭世勇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02) :82-85
[4]   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 [J].
彭世勇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71-176
[5]   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J].
彭世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1) :74-80
[6]   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 [J].
胡文仲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05) :323-327+400
[7]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J].
彭世勇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86-91
[8]  
中国人跨文化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曾斌.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
[9]  
对“跨文化敏感”的调查以及调查对于跨文化培训的指导意义.[D].吴秀芝.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02
[10]  
论文化学习对跨文化敏感的影响.[D].彭学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