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朗石油禁运与全球能源安全

被引:15
作者
杨宇 [1 ,2 ]
王礼茂 [1 ,2 ]
江东 [1 ,2 ]
陈俊华 [3 ]
崔守军 [4 ,5 ]
郝丽莎 [6 ]
王强 [7 ]
王少剑 [8 ]
王长建 [9 ]
刘立涛 [1 ,2 ]
胡敏 [10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亚地理研究中心
[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5]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6]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8]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9] 广州地理研究所
[10]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美国; 伊朗; 石油禁运; 能源安全; 能源地缘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2018年6月美国针对伊朗启动了史上最严厉的石油禁运政策,要求所有国家于11月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相关国家和企业都将面临美国的经济制裁,并无意给予任何国家豁免权。当前,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盟等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已经做出回应,除中国明确拒绝美国的单边制裁继续保持与伊朗的石油贸易外,其他主要石油进口国都大量削减从伊朗的石油进口。沙特阿拉伯等石油生产国也承诺通过石油增产来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以支持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势必引发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改变全球石油政治格局以及相关利益方的石油权益。这些方面会涉及到全球油价的波动、不同国家的石油安全与应对政策、世界能源贸易稳定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等。长期关注能源地缘政治的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可能产生的影响发表观点,专家们认为美国此举是战略两难的困境,短期内对将会引起世界石油短缺及油价波动,甚至可能导致OPEC减产协议崩溃,改变世界主要进口国的进口规模以及来源结构,但对世界石油市场的长期影响有限。伊朗将寻求打折出售原油、替代港口出口以及多元化出口3条生存路径,目前最大的隐患是伊朗或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是此举目前可能性不大。伊朗石油禁运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伊朗保持正常的石油贸易是双赢的选择,但需要谨慎对待由此引发的能源地缘政治的风险,提升能源安全应对的措施。期待各方观点对伊朗石油禁运引发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的解析,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879 / 189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石油流动格局及供应安全分析 [J].
刘立涛 ;
沈镭 ;
刘晓洁 ;
成升魁 ;
钟帅 ;
曹植 ;
张超 ;
孔含笑 ;
孙艳姿 .
资源科学, 2017, 39 (08) :1431-1443
[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油气战略机遇与应对建议 [J].
吴林强 ;
李玉龙 ;
韩九曦 ;
王秋舒 ;
何学洲 ;
田隆 ;
洪唯宇 .
中国能源, 2016, 38 (07) :17-22+24
[3]   地理本性进化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基础探析 [J].
王铮 ;
韩钰 ;
胡敏 ;
朱艳硕 ;
吴静 .
地理学报, 2016, 71 (06) :940-955
[4]   201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J].
田春荣 .
国际石油经济, 2016, 24 (03) :44-53
[5]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6]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 [J].
杨宇 ;
刘毅 ;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13-224
[7]   基于GDP溢出理论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分析 [J].
胡敏 ;
王铮 .
技术经济 , 2015, (01) :125-131
[8]   世界能源地理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展望 [J].
杨宇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5) :818-830
[9]   美国对伊“石油禁运”:动机与困境 [J].
董春岭 .
世界知识, 2012, (08) :38-39
[10]  
新地缘政治经济结构进化与治理[M]. 科学出版社 , 王铮,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