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听代表人制度研究

被引:17
作者
薛刚凌
殷志诚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硕士研究生,北京
关键词
公听代表人制度; 社会自治; 公听程序; 救济制度;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3.02.008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建立公听代表人制度的必要性在于确保公听功能的有效实现和解决公听代表人的实践问题。公听代表人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民主、公正、公开和效率的要求以及公听类型和性质、社会自治程度等因素。而公听代表人制度包含适用范围、代表的遴选、代表的地位、代表参与公听的程序和救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M].王万华等撰稿;应松年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  
同意的计算.[M].(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美)戈登·塔洛克(GordonTullock)著;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美国行政法.[M].王明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4]  
法律哲学.[M].(美)戈尔丁(Golding;M.P.)著;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