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一次强冰雹过程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31
作者
孙莹 [1 ]
寿绍文 [2 ]
沈新勇 [2 ]
刘泽军 [3 ]
熊文兵 [4 ]
机构
[1] 广西桂林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3] 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
[4] 广西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广西地区; 冰雹; 暖干盖; 风切变; 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广西北部2006年4月9~1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过程发生前期存在的暖干盖,为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积蓄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切变的增加,促进了高低层能量的交换,揭开暖干盖,触发了强对流的爆发。高层位涡的向下输送,引起了低层涡度的变化,形成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强对流过程得以维持和发展。强对流风暴强中心位于500 hPa以上,低层存在弱回波区,风暴中心的上升从低层到高层发生倾斜,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甘肃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J].
李晓霞 ;
不详 ;
康凤琴 ;
不详 ;
张铁军 ;
不详 ;
王有生 ;
不详 ;
魏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7, (05) :1077-1085
[2]   甘肃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J].
付双喜 ;
王致君 ;
张杰 ;
陈乾 .
高原气象 , 2006, (05) :932-941
[3]   陕西一次槽前强对流风暴的诊断分析 [J].
刘勇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87-695
[4]   云南一次强对流冰雹过程的环流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张腾飞 ;
段旭 ;
鲁亚斌 ;
海云莎 .
高原气象, 2006, (03) :531-538
[5]   低纬高原地区南支槽强降水中尺度MCS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J].
晏红明 ;
肖子牛 ;
张小玲 ;
李建通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672-684
[6]   沈阳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 [J].
隋东 ;
沈桐立 ;
张涛 .
气象, 2005, (07) :20-23
[7]   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强对流天气预警 [J].
俞小鼎 ;
王迎春 ;
陈明轩 ;
谭晓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3) :456-464
[8]   强对流活动对对流发展条件影响的数值试验 [J].
王欢 ;
周军 ;
罗树如 ;
陈玉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145-152
[9]   一次强冰雹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 [J].
张霞 ;
周建群 ;
申永辰 ;
李荣 ;
白宇 ;
王君 .
气象, 2005, (04) :13-17
[10]   华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湿位涡分析 [J].
蒙伟光 ;
王安宇 ;
李江南 ;
冯瑞权 ;
侯尔滨 .
大气科学, 2004, (03) :33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