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小麦14C-储备物在花后的转运与分配规律

被引:5
作者
李涛 [1 ]
龚月桦 [1 ]
吕金印 [1 ]
刘普灵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14C-储备物; 转运; 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4CO2对3种不同持绿性状的小麦品种进行花前示踪标记,研究持绿小麦的14C-储备物在花后的转运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小麦花前标记的14C-储备物在开花时80%90%已储存于茎杆和颖壳中,仅有约10%20%残留在叶片中;开花后这些储备物向籽粒转运,成熟时籽粒中14C分配率约为20%40%,茎杆与颖壳中含有约60%80%,极少量残留在叶片中。持绿型小麦YM66的14C-储备物从叶片和茎杆中输出较快,成熟时籽粒含有40%的14C-储备物,高于对照品种XY22和早衰品种WM6籽粒中的14C-储备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覆膜对小麦14C-储备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 [J].
龚月桦 ;
杨俊峰 ;
王俊儒 ;
李生秀 ;
刘普灵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2) :258-263
[2]   旱地覆膜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的影响 [J].
杨俊峰 ;
龚月桦 ;
王俊儒 ;
李生秀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6) :104-107
[3]   不同粒重小麦品种子粒灌浆特性研究 [J].
李秀君 ;
潘宗东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01) :26-30
[4]   春小麦花前14C同化物分配与累积研究 [J].
吕金印 ;
刘军 ;
高俊凤 .
核农学报, 1999, (06) :357-361
[5]   小麦籽粒生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粒重的关系 [J].
蔡庆生 ;
吴兆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1) :27-32
[6]   高产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特点 [J].
张重义 ;
王群杰 ;
杨批修 .
麦类作物学报, 1991, (06) :47-50
[7]   高产麦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分配与产量形成 [J].
张立言 ;
刘树欣 ;
李振国 ;
毕桓武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8, (02) :76-83
[8]  
PATH ANALYSIS OF STAY-GREEN TRAIT IN MAIZE[J] . Goran Bekavac,Milisav Stojakovi?,Djordje Jockovi?,Jan Bo?anski,Bo?ana Purar.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