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抚慰到补充赔偿: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功能转向

被引:2
作者
蒋成旭
机构
[1] 浙江大学
关键词
刑事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 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对于刑事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各地司法实践差异巨大: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有高有低,且裁判标准不一。这是由于国家赔偿人身自由赔偿金统一以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刑事赔偿制度缺乏赔偿数额的裁量空间,赔偿数额也相对较低,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受害人往往无法得到适当补偿。存在较大裁量空间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发生了功能的转向:某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转向侧重于补偿功能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以此来平衡相对较低的人身自由赔偿金。未来针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相关司法解释应当面向平衡性的侧重于补偿的功能来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问题研究——对《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的解读 [J].
谭金生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4) :61-66
[2]   适用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应当着重把握的若干问题 [J].
江必新 .
法律适用, 2011, (06) :3-13
[3]   德国刑事追诉措施赔偿法(1971年3月8日) [J].
贾红梅 .
行政法学研究, 2006, (03) :105-108
[4]   日本刑事补偿法(昭和225年1月1日法律1号) [J].
肖军 .
行政法学研究, 2004, (04) :111-115
[5]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有关问题探讨 .2 张红. 法制日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