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量N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张东升
蒋先军
袁俊吉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作; 土壤团聚体; 脲酶活性; 微生物量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笔者分选出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冬水田每种耕作方式下的7个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测定了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及土壤团聚体中脲酶的活性,试图找到土壤团聚体中脲酶的活性与土壤耕作方式的关系,以及土壤团聚体中脲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主要受土壤结构体的制约,受耕作方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中脲酶活性的影响比较明显;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N无显著相关性,说明紫色水稻土中脲酶的主要来源可能不是微生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京八达岭地区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耿玉清 ;
白翠霞 ;
赵铁蕊 ;
王树森 ;
陈峻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5) :7-11
[2]   黄土高原旱地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Ⅱ.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 [J].
樊军 ;
郝明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2) :146-150
[3]   不同草原植被碱化草甸土的酶活性 [J].
郭继勋 ;
姜世成 ;
林海俊 ;
金晓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4) :412-416
[4]   人工沙棘林地土壤酶分布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J].
胡建忠 .
沙棘, 1996, (02) :22-28
[5]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变化的研究 [J].
魏朝富 ;
高明 ;
车福才 ;
邓春 .
土壤学报, 1990, (02) :172-178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7]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8]  
Growth and yield response of grain legumes to different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s after rainfed lowland rice[J] . G. Kirchhof,H.B. So,T. Adisarwanto,W.H. Utomo,S. Priyono,B. Prastowo,M. Basir,T.M. Lando,Subandi,E.V. Dacanay,D. Tan-Elicano,W.B. Sanidad.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0 (1)
[9]   Tillage changes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particle-size fractions of a Haplic Chernozem [J].
Kandeler, E ;
Palli, S ;
Stemmer, M ;
Gerzabek, MH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999, 31 (09) :1253-1264
[10]   Influences of mycelial fungi on soil aggregation and organic matter storage in conventional and no-tillage soils [J].
Beare, MH ;
Hus, S ;
Coleman, DC ;
Hendrix, PF .
APPLIED SOIL ECOLOGY, 1997, 5 (03) :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