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被引:14
作者
朱金兆
周心澄
胡建忠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生态型; 生态经济型; 经济型;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931/j.cnki.bjfuss.2003.02.008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根据其预期发挥的功能 ,可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型”三大类。“生态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先期收购土地 ,统一造林 ,或将已建成的“生态型”林草植被收归国有 ,仿照天保工程有关规定严格抚育管护。“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建设为立体复合型植被类型 ,经济效益上以短养长 ,而在中后期国家应当允许对退耕地新造林分进行适度间伐利用及合理更新。“经济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注重水土保持整地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自我维持 ,良性发展 ,项目区必须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务输出工作 ,妥善解决退耕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国家应对非项目区内的受益地区征收生态建设补偿税 ,用于退耕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