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被引:49
作者
戴仕宝 [1 ]
杨世伦 [1 ]
蔡爱民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关键词
输沙量; 人类活动; 水库; 珠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1955~2005年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以及流域降水量数据,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石角站(北江)、博罗站(东江)、迁江站(红水河)以及高要站(西江干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而柳州站(柳江)、南宁站(郁江)的输沙量则呈上升趋势。(2)1955~2005年珠江入海泥沙(石角站、博罗站、高要站输沙量之和)均值为7529×104t/yr,并在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珠江入海泥沙还存在着年际变化上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即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而此后呈显著下降趋势。通过分析认为:(1)气候变化是造成珠江流域输沙量年际波动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造成珠江入海泥沙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2)珠江流域入海泥沙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关;(3)水库建设是造成1955~2005年珠江流域入海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4)珠江流域入海泥沙将可能进一步减少,这将对未来珠江河口环境和三角洲的演变产生影响,加强进一步的研究非常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江来沙锐减与海岸滩涂资源的危机 [J].
李明 ;
杨世伦 ;
李鹏 ;
刘哲 ;
戴仕宝 ;
郜昂 ;
张经 .
地理学报, 2006, (03) :282-288
[2]   中国温度、降水的长期气候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永光 ;
龚振淞 ;
许力 ;
艾秀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S1) :85-91
[3]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初探 [J].
单秀娟 ;
线薇薇 ;
武云飞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8-62
[4]   综合治理对大凌河流域泥沙影响分析 [J].
吴俊秀 ;
张晓红 ;
车延路 .
东北水利水电, 2005, (02) :31-32
[5]   广西水土保持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潘靖海 .
广西水利水电, 2004, (S2) :47-49
[6]   水环境中泥沙作用研究进展及分析 [J].
禹雪中 ;
钟德钰 ;
李锦秀 ;
廖文根 .
泥沙研究, 2004, (06) :75-81
[7]   我国过去50a来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Ⅰ):年系列 [J].
叶柏生 ;
李翀 ;
杨大庆 ;
丁永建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4, (05) :587-594
[8]   西、北江干流的水文泥沙变化特征 [J].
何兰 ;
杨清书 ;
欧素英 .
广东水利水电, 2003, (01) :58-60+62
[9]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防治对策 [J].
文安邦 ;
刘淑珍 ;
范建容 ;
朱平一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6) :148-150
[10]   黄河三角洲整体冲淤平衡及其地质意义 [J].
刘曙光 ;
李从先 ;
丁坚 ;
李希宁 ;
Ivanov V V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