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差异变形与油气保存条件

被引:44
作者
汤良杰 [1 ]
郭彤楼 [2 ]
田海芹 [3 ]
金文正 [1 ]
李儒峰 [1 ]
万桂梅 [1 ]
董立 [1 ]
王鹏万 [1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3]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关键词
多期构造演化; 关键构造变革期; 差异构造变形; 油气保存; 黔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黔中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等四大旋回,进一步划分为早期裂谷(前南华纪)、台地-被动大陆边缘(南华纪—志留纪)、台地-陆内裂谷(泥盆纪—二叠纪)、稳定台地(早、中三叠世)、陆相断陷(晚三叠世—古近纪)和断褶隆升(新近纪—第四纪)等6个阶段。控制黔中地区构造—沉积格局的关键构造变革期为:都匀运动、广西运动、印支中期运动、燕山晚期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黔中地区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十分明显,自东往西可以划分为4个构造带,即雪峰构造带、麻江-凯里构造带、黔中构造带和黔西北构造带等。受NW—WNW向展布的构造转换带控制,黔中地区在南北方向上具有构造分段性特征。黔中地区具有盖层多样性特征,主要发育3类盖层,即盐岩、泥页岩和致密碳酸盐岩。盐岩类盖层分布局限。构成区域性封盖条件的泥页岩主要分布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金顶山组)和中下志留统(翁项群),分布较稳定。致密碳酸盐岩盖层可能以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灰岩和泥灰岩最为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主要研究方向 [J].
蔡立国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6) :634-636
[12]   盖层厚度对封闭能力控制作用分析 [J].
付广 ;
许凤鸣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3) :186-190
[13]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附视频 [J].
赵宗举 ;
俞广 ;
朱琰 ;
周进高 ;
屠小龙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55-168
[14]   贵州地区油气勘探反思 [J].
杨惠明 ;
刘诗荣 .
贵州地质, 2003, (01) :46-49+45
[15]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条件评价和勘探决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郭彤楼 ;
楼章华 ;
马永生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1) :3-9
[16]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及勘探方向 [J].
赵宗举 ;
朱琰 ;
李大成 .
天然气工业, 2002, (05) :1-6+12
[17]   中国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J].
马永生 ;
郭彤楼 ;
付孝悦 ;
肖朝晖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3) :19-27+4
[18]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2) :1-7
[19]   论改造型盆地与油气成藏──以华北东部盆地为例 [J].
田在艺 ;
张庆春 .
石油学报, 2001, (02) :110-116+126
[20]   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塔里木气区的发现 [J].
邱中建 .
中国工程科学, 2000, (09) :38-41